斩断车圈黑产链:从200万赔偿到六部门重拳整治
9月10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,直指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恶意抹黑、虚假宣传等问题。
9月10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网信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,直指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恶意抹黑、虚假宣传等问题。
200万赔偿金已经到账,可“龙猪-集车”账号还在更新,评论区依旧热闹——这场看似比亚迪赢了官司的局,其实谁都没真正松口气。
201.87万元到账,“龙猪-集车”账号被法院直接划走真金白银,道歉信写得再工整也换不回账户里跳动的红色负数。
比亚迪近日在维护企业声誉方面动作频频,针对网络上的不实信息和恶意诋毁行为,展开了一系列法律行动。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在微博上发布声明,指出近期网络上多次出现针对比亚迪的诋毁和侮辱内容,这些不实信息通过多平台、多矩阵传播,严重损害了比亚迪的产品声誉和企业品牌形象
“一条视频赔201万,删帖还来得及吗?”当比亚迪法务部9月4日宣布起诉“彭彭在吗”等自媒体索赔300万元时,评论区瞬间炸锅。这已是比亚迪一个月内第二次重拳出击——此前“龙猪-集车”因长期发布不实信息被判赔201.87万元并强制执行到账。企业天价索赔背后,自媒体
当自媒体大V“龙猪-集车”的201万赔偿款被强制执行到账时,比亚迪法务部正对“彭彭在吗”等账号发起新一轮300万索赔。车企与自媒体的战争从零星交锋升级为规模化打击,这场博弈中究竟谁在“裸泳”?
9月4日,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在微博发文称:“近期,网络上陆续多次出现针对比亚迪的诋毁、侮辱内容,相关不实信息通过多平台、多矩阵传播扩散,已严重损害比亚迪的产品声誉与企业品牌形象,我们已向有关部门同步反馈相关线索及信息。”
近期,网络上陆续多次出现针对比亚迪的诋毁、侮辱内容,相关不实信息通过多平台、多矩阵传播扩散,已严重损害比亚迪的产品声誉与企业品牌形象,我们已向有关部门同步反馈相关线索及信息。
就在本周二,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透露,本周将有一批「黑媒体」被起诉。同一时间,比亚迪法务部发布消息称,自媒体「龙猪-集车」及其关联账号因长期发布大量不实、侮辱和诋毁信息被判赔201.87万元,近期在法院强制执行下全额到账。
9月4日,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发文称,近期,网络上陆续多次出现针对比亚迪的诋毁、侮辱内容,相关不实信息通过多平台、多矩阵传播扩散,已严重损害比亚迪的产品声誉与企业品牌形象,我们已向有关部门同步反馈相关线索及信息。
9月4日,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文称,近期,网络上陆续多次出现针对比亚迪的诋毁、侮辱内容,相关不实信息通过多平台、多矩阵传播扩散,已严重损害比亚迪的产品声誉与企业品牌形象,公司已向有关部门同步反馈相关线索及信息。
9月4日下午,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在微博宣布,正式起诉自媒体“彭彭在吗”、“生活家林小北”及其所属MCN机构并索赔300万。
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表示近期,网络上陆续多次出现针对比亚迪的诋毁侮辱内容,相关不实信息通过多平台、多矩阵传播扩散,已严重损害比亚迪的产品声誉与企业品牌形象,已向有关部门同步反馈相关线索及信息。
近期,网络上陆续多次出现针对比亚迪的诋毁、侮辱内容,相关不实信息通过多平台、多矩阵传播扩散,已严重损害比亚迪的产品声誉与企业品牌形象,我们已向有关部门同步反馈相关线索及信息。
一则法院强制执行公告,让历时两年的比亚迪名誉权案落下帷幕。自媒体人“龙猪-集车”为其长期诋毁行为付出沉重代价,201.87万元赔偿金已划入比亚迪账户。
比亚迪在近期的一次法律较量中再次取得胜利。9月2日,比亚迪法务部门宣布,自媒体账号“龙猪-集车”及其关联账户因长期散播关于比亚迪的不实信息,并发布侮辱性及诋毁性内容,在一审中被判定为侵权。法院判决要求该自媒体公开道歉、删除侵权言论,并赔偿经济损失等费用共计20
“职业水军”“网络黑嘴”“黑公关”……这些看似遥远而陌生的词汇,近年来却在汽车产业内泛滥开来,忙坏了一众车企法务部。日前,江淮汽车便遭到3000余条虚假信息的攻击,后续为查清事实,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。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,这些肆意诽谤、随意污蔑的行为却
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,自媒体发展迅猛,已然成为大众获取信息、发表观点的重要渠道。但部分自媒体为博眼球、赚流量,不惜逾越法律红线,恶意发布不实内容。近日,比亚迪起诉自媒体“龙猪 - 集车”侵权一案尘埃落定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9月2日,比亚迪法务部发布微博称,自媒体“龙猪-集车”及其相关账号因长期发布大量有关比亚迪的不实及侮辱诋毁信息,一审判决认定其构成侵权,判令被告:赔礼道歉、删除侵权言论,并赔偿比亚迪经济损失等共计201.87万元;二审维持原判。
9月2日,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。有记者提问,据报道,中俄双方一直在探讨便利人员往来的新举措。请问此次双方领导人会晤是否就此进行了讨论?有何成果?发言人能否介绍有关情况?郭嘉昆表示,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,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,自2025年9月